靜密封面的研磨適用于不平整超差和缺陷深度在0.3mm以內的劃傷、擦傷、蝕點、壓痕的修復。靜密封面研磨形式及操作方法見表9-11。
研磨形式 | 操作方法 | 適應范疇 |
刮研 | 著色檢查靜密封面,用刮刀(鏟具)鏟 除最高接觸點,反復進行多次,使接觸 點均勻、細小為止 |
適于不平整和均勻腐蝕 的平面靜密封面的修復 |
互研 | 在靜密封面之間加入研磨劑,使其互 相磨削而除掉缺陷 |
適于密合式靜密封面 (如平面、凹凸面、榫槽 面、斜面等)的兩密封面 上缺陷的消除,靜密封面 的密合 |
密封面自為 工具研磨 |
在密合式的靜密封面的任一密封面上 粘貼砂紙(布),對另一有缺陷密封面進 行研磨。此方法可代替專用研具 |
適于密合式靜密封面研 磨。簡單方便,特別適用 現場修理 |
平板研磨 | 用平板或用圓形的平面研具涂上研磨 劑或夾持、粘貼砂紙(布)對有缺陷的平 面靜密封面進行研磨,消除其缺陷 |
適于平面靜密封面研磨 |
特具研磨 | 用特殊研具(如梯形、斜面等),必要 時加導向器,對有缺陷靜密封面進行局 部或整體研磨,消除其缺陷 |
適于梯形槽式、透鏡式 等靜密封面研磨 |
車研 | 利用車床或旋轉設備夾持并校正待研 靜密封面,用破布或研磨劑進行研磨或 拋光 |
適于所有的靜密封面研 磨和拋光,效率高 |
(1)研磨應符合技術要求,并按要求驗收。
(2)研磨量控制在0.3mm以內,檢查靜密封面預緊間隙是否符合要求。
(3)研磨過程中,應一邊研磨一邊檢查,防止研磨缺陷的產生。
(4)研磨后的靜密封面粗糙度應滿足以下要求:一般靜密封面≤12.5;0形圈槽≤6.3;梯形糟、透鏡式、錐形靜密封面3.2;剛性靜密封面0.4。
(5)研磨后的靜密封面用著色法檢查不平整度,其要求是:一般靜密封面上的印影分布均勻;梯形圖、透鏡墊、錐面墊、與靜密封面上的印影分布均勻且連續;剛性靜密封面印影為圓形且連續為合格。
隔膜閥廠家-天沃,與您資料共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