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球閥通道截面直徑的選擇
在設計計算球閥時,首先要確定球體的通道直徑,以便作為其他部分計算的基礎。球體通道的最小直徑要符合相應標準的規定。設計國標球閥時,全通徑球閥的最小通徑應符合GB/T
19672—2005《管線閥門技術條件》或GB/T 20173—2006《石油、天然氣工業一管線輸送系統一管線閥門》標準規定。設計美標球閥時,全通徑球閥的最小通徑應符合APl6D—2008/IS014313:2007《石油、天然氣工業一管道輸送系統一管道閥門》標準規定。對縮徑球閥標準規定,對于公稱尺寸DN≤300mm(NPSl2in)的閥門,閥門公稱尺寸的孔徑縮小一個規格,按標準規定的內徑;對于公稱尺寸DN350(NPSl4)~DN600(NPS24)的閥門,閥門公稱尺寸的孔徑縮小兩個規格,按標準規定的內徑;對于公稱尺寸DN>600mm(NPS24in)的閥門,和用戶商定。對于沒有標準規定的球閥,通常球體通道的截面積應不小于管道額定截面積的60%,設計成縮徑形式,這樣可以減小閥門的結構,減輕重量,減小閥座密封面上的作用力和啟、閉轉矩。一般采用閥門公稱尺寸DN與球體通道直徑d之比等于0.78。此時,球閥的阻力不會過大。如圖9-32所示。

圖9-32 縮徑球閥
2.球體半徑的確定
設計球閥首先應根據球體通道直徑和介質工作壓力p來確定球體外圓半徑R。如圖9—33所示。

如果按此式確定球體半徑,則公稱尺寸DN和球體長度L相等,即DN=L。當球閥關閉時,A點實際上仍在密封環的邊緣,而不能起到密封作用。因此,L尺寸必須增大,而使L>DN,使A點移到密封環的面上起到密封作用。所以,必須對上式進行修改。
球閥在達到密封時,所需的密封面寬度,如圖9-34所示。

首先依據密封圈材料的許用比壓,按密封面必須比壓的公式,初步算出密封圈的寬度bM (mm):

若閥座密封圈的材料為聚四氟乙烯,則許用比壓為[q]=17.5MPa;c為與密封面材料有關的系數,對于聚四氟乙烯,C=1.8;K為在給定密封面條件下,考慮介質壓力對比壓值的影響系數,對于聚四氟乙烯,K=0.9。
把以上數值代入式(9-105),經過運算,得
上式中p為設計壓力,通常取公稱壓力PN(MPa)。
對于閥座密封圈用金屬圈加固時,許用擠壓應力可適當加大。
所以不管球閥處于開啟狀態還是處于關閉狀態,密封面與球體接觸面的寬度,都不應小于bM,L應增加兩倍密封面的投影寬度,球體半徑也應增大a,如圖9-35所示。

因為tanα=bM/2a=1,所以:2a=bM,因此球體的直徑應增加bM,則球體半徑,此值為達到密封時的球體最小直徑。如球體強度需加大,可適當加大球體直徑。
天沃-氣動閥門,與您資料共享!